新闻资讯

嘉裕碳素:石墨双极板向上的力量

发布日期:2020-07-29  查看次数: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示范运营的逐步推进,有关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也开启了国产化进程,其中,石墨双极板成为国产化进展中突破最快的关键部件。

由于当前国家政策正大力扶持燃料电池行业,石墨双极板将是一块巨大的增量市场,这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石墨双极板在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东莞市嘉裕碳素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嘉裕碳素”)董事长王勇告诉高工氢电,公司非常看好石墨极板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
石墨双极板

作为一家早期主要从事石墨精密加工高新技术企业,嘉裕碳素早在2015年应国内某研究所邀约,开始研发石墨双极板,截止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主要的石墨双极板供应商之一。

公司因各类客户需求不同,原材料既有国产石墨,也有高端的日本NTC石墨(公司是日本NTC石墨广东地区代理商),经加工后的产品应用于光纤、光伏、半导体、电子烧结、磨具行业、3D玻璃等多个行业。

瞄准机遇迅速崛起

双极板在燃料电池中起到支撑、收集电流、分配气体、为冷却液提供通道、分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重要作用。而石墨双极板凭借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成为当前国内燃料电池应用主流。

不过,由于整个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工艺不成熟,石墨双极板加工也仍然存在空隙偏多、成本高、加工时间长等诸多问题。

尤其需注意的是,当前国产电堆正在向大功率迈进过程中,批量化生产也在提速,石墨双极板能否在保持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阻气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薄,同时完善制备工艺、提供生产效率,考验着石墨双极板加工企业的技术能力。

这恰恰给了在石墨精加工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嘉裕碳素难得的“入局”机会。

嘉裕碳素是华南地区最早从事石墨销售和加工配套厂家之一,由于长期从事石墨产品的生产制造,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工程人员,从项目、设计、程序、生产、检测和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配备有高水准的专业人员,这也是其能够快速进入石墨双极板领域的底气所在。
嘉裕碳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嘉裕碳素对石墨材料和改性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有一套自己的绝活儿,公司开发的超薄石墨双极板,可以在提高升功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电堆占用的体积。

“石墨改性技术能够增强石墨强度,提高石墨双极板抗震强度,同时做好微孔堵漏,提高电堆寿命及安全性能。”王勇表示,公司团队对材料了解深入,拥有领先的材料改性技术及先进的加工工艺,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方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包括CNC特种改性石墨双极板和改性复合石墨双极板均取得很大的突破。

紧跟形势放眼未来

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在成长初期难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波折,若对行业形势把握不准或企业战略制定不当,都可能半路折戟。燃料电池行业正处于这样一个高风险的初级阶段,当前石墨双极板企业面临着金属双极板竞争、市场波动大等诸多考验。

客观来看,各种不同材质的双极板各有优劣势。根据高工产研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分析,预测现阶段和未来3-5年国内仍会以客车和物流车为主,石墨双极板在市场中仍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石墨双极板轻量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原来市场舆论导向金属板会取代石墨板,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石墨板会仍将在较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在未来3-5年内做好‘高效’和‘创新’,提升最为明显当然是成本优势和板材的厚度,通过优化工艺,降低每环节成本。”王勇表示。

为配合电堆功率的提升,石墨双极板正趋向轻量化、薄型化发展。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细分市场对石墨双极板性能厚度要求会有所不同。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嘉裕碳素采取的策略是紧跟市场发展脚步、不断提升和改良产品。公司既注重现有石墨双极板的研发和性能提升,同时也开展研发石墨复合板。

“目前公司产能估计在50-80万片/年,今年在生产设备上和点胶设备有新投入,将产能提升上去。”王勇表示,公司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加工工艺,目前已经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石墨双极板产品,只要形成批量订单,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300元/kW以内。

在王勇看来,随着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政策的明朗化,特别是“补贴新政”基调已定好,给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让公司更有信心投入研发和扩大产能。这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嘉裕碳素业务虽从战略层面涉足多个行业,但会加大力度开拓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这一增量市场。


Copyright © 2020 东莞市嘉裕碳素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