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电极的各种工序流程是怎样的?
石墨电极的各种工序流程:在碳素消费中,通常采用的原料可分为固体炭质原料和粘结剂及浸渍剂两类。固体炭质原料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自然石墨和石墨碎等;粘结剂和浸渍剂包括煤沥青、煤焦油、蒽油和合成树脂等。此外消费中还运用一些辅佐物料,如石英砂、冶金焦粒和焦粉。消费一些特种炭和石墨制品(如炭纤维、活性炭、热解炭和热解石墨、玻璃炭)则采用其他一些特殊原料。
煅烧:什么叫煅烧?哪些原料需求煅烧
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停止低温(1200-1500°C)热处理的进程称为煅烧。煅烧是碳素消费的第一道热处理工序,煅烧使各种炭质原料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性质发作一系列变化。
无烟煤和石油焦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挥发份,需求停止煅烧。沥青焦和冶金焦的成焦温度比拟高(1000°C以上),相当于碳素厂内煅烧炉的温度,可以不再煅烧,只需烘干水分即可。但假如沥青焦和石油焦在煅烧前混合运用,则应与石油焦一同送入煅烧炉煅烧。自然石墨和炭黑则不需求停止煅烧。
压型:挤压成型原理是怎样的
挤压进程的实质是在压力下使糊料经过一定外形的模嘴后,遭到压实和塑性变形而成为具有一定外形和尺寸的毛胚。挤压成型进程次要是糊料的塑性变形进程。
糊料挤压进程是在料室(或称糊缸)和圆弧式型嘴内停止的。装入料室内的热糊料在后部主柱塞的推进下。迫使糊料内的气体不时扫除,糊料不时密实,同时糊料向前运动。当糊料在料室的圆筒局部运动时,糊料可看作波动活动,各颗粒料层基本上是平行挪动的。当糊料进入到具有圆弧变形的挤压嘴子部位时,紧贴嘴壁的糊料行进中遭到较大的摩擦阻力,料层开端弯曲,糊料外部发生不相反的推进速度,内层糊料推进超前,招致制品沿径向密度不平均,因而在挤压块内发生内外层流速不同而惹起的内应力。最初糊料进入直线变形局部而被挤出。
焙烧: 什么是焙烧?焙烧的目的是什么
焙烧是压型后的生制品在加热炉内的维护介质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一定的升温速度停止加热的热处理进程。
焙烧的目的在于:
(1)扫除挥发分 运用煤沥青作粘结剂的制品,经焙烧后普通排出约10%的挥发分。因而,焙烧成品率普通在90%以下。
(2)粘结剂焦化 生制品按一定的工艺条件停止焙烧,使粘结剂焦化,在骨料颗粒间构成焦炭网络,把一切不同粒度的骨料牢固地连结在一同,使制品具有一定的理化功能。在相反条件下,焦化率越高,其质量越好。普通中温沥青的结焦残炭率为50%左右。
(3)固定几何方式 生制品在焙烧进程中,发作硬化,粘结剂迁移景象。随着温度的降低,构成焦化网,使制品僵化。因而,温度再降低,其外形也不改动。
(4)降低电阻率 在焙烧进程中,由于挥发分的扫除,沥青焦化构成焦炭网格,沥青发作分解和聚合反应,生成大的六角炭环立体网等缘由,电阻率大幅度下降。生制品电阻率大约10000×10-6Ω•m,经过焙烧后降至40--50×10-6Ω•m ,称为良导体
(5)体积进一步膨胀 焙烧后制品直径膨胀1%左右,长度膨胀2%左右,体积膨胀为2-3%。
浸渍:为什么要对碳素制品停止浸渍
经压成型后的生制品孔度很低。但是生制品在焙烧后,由于煤沥青在焙烧进程中一部分分解成气体逸出,另一部分焦化为沥青焦。生成沥青焦的体积远远小于煤沥青原来占有的体积,虽然在焙烧进程中稍有膨胀,但仍在产品外部构成许多不规则的并且孔径大小不等的巨大气孔。如石墨化制品的总孔度普通达25-32%,碳素制品的总孔度普通为16-25%。由于少量气孔的存在必定会对产品的理化功能发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石墨化制品的孔度添加,其体积密度下降,电阻率上升,机械强度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的氧化速度放慢,耐腐蚀也变坏,气体和液体更容易浸透。
浸渍是一种增加产品孔度,进步密度,添加抗压强度,降低成品电阻率,改动产品的理化功能的工艺进程。
石墨化:何谓石墨化?石墨化的目的是什么
石墨化是把焙烧制品置于石墨化炉内维护介质中加热到低温,使六角碳原子立体网格从二维空间的无序堆叠转变为三维空间的有序堆叠,且具有石墨构造的低温热处理进程。
其目的是:
(1)进步产品的热、电传导性。
(2)进步产品的耐热冲击性和化学稳定性。
(3)进步产品的润滑性、抗磨性。
(4)扫除杂质,进步产品强度。
机械加工:碳素制品为什么要停止机械加工
(1)整形的需求
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外形的压型后的碳素生制品,在焙烧和石墨化进程中发作不同水平的变形、碰损,同时其外表还粘结着一些填充料,假如不经过机械加工就不能运用,因而必需对产品整形,加工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2)运用的需求
依照用户的运用要求停止加工。如电炉炼钢的石墨电极需求衔接运用,必需在产品两端车制成螺纹孔,然后用特制的带螺纹的接头将两根电极连接起来运用。
(3)工艺上的需求
有的产品要依据用户运用上的工艺需求,加工成特殊的外形和规格,甚至要求较低的外表粗糙度。